果不其然,少年反驳道:“不是。”
“我来的时候说的已经很清楚。我想要找寻回我的情感。”
“我被殴打时没有任何的想法,伤口撕裂的疼痛不能让我痛苦或屈辱,在这一切的欺凌中我仿佛置身事外,像个表演者,表演着退让和屈辱,以避免激怒他们,遭受更大的欺凌。”
“我也像个观看者,观看这一切,等待一场欺凌的闹剧结束。”
他一字一顿道,话语冷静,仿佛在诉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。
“产生这一切的缘由又是什么呢?是什么导致你体会不到情绪的呢?”
施松问道。心理疗愈的第一步是了解对方,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对方讲下去。
少年想了下:“不知道,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没有感受过情绪了,甚至于什么时候开始,我已经不记得了。”
施松并未就此评价。
心理疗愈本身是自救,而她,是迷路的人的引导者,主体永远都是病患自己。
在解决问题之前,却需要患者直面过去,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,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,却也是伤口疗愈必需的过程。
只有脓流出,伤口才能真正长好。
“你愿意讲述你孩童时的经历和过往吗?”
施松试探着询问。
但回应她的,却是无尽的沉默。不知多了多久,少年开口:“不记得了。”
施松抬眼,对上他冰冷阴郁的目光。
她只是垂头,继续在纸上记录和梳理思绪。
“没有关系,若是有勇气对欺凌者进行反抗,说不定能找回自我主体性,从而把握住自我和情感。”
少年有些厌倦地皱眉,似乎觉得这个心理疗愈师水平有问题:“就是因为没有勇气才会过来这里的啊。”
不然忍气吞声这么多年干什么?要是反抗回去没效,招致更大的欺凌,你能够跑过来和我一起挨打吗?
话说得那么轻巧。
“就算现实不能反抗,我们先在梦境中进行模拟吧。看看有没有效果!”
她引导少年躺在一张床上。
前方是一个左右摇摆的时钟。
施松手中施展读心术。
术法将少年萦绕,他的眼皮沉沉闭上。
“接下来,你将回到被欺凌的那一天,这个过程或许会勾起你不好的回忆。你要直面过去。”
施松看见少年颔首,开始运用读心术。
“荒芜山地的一片偏僻的角落中,你遇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